用“秒懂”APP扫码登录
立即注册
中国“星链”震撼启航:首批1.3万颗卫星成功发射!
UP:搞笑小手册
   
上传时间:2024-12-19 18:24:46
   
北京时间12月16日18时,我国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,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标志着中国星网的首次批量组网发射圆满完成。这次发射采用了“一箭10星”的方式,任务顺利完成,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卫星互联网技术上的重大突破,也标志着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。此次发射的低轨01组卫星,主要使用Ka等频段载荷,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宽带通信和互联网接入等服务。这是中国星网“国网(GW)星座”计划中的首次批量发射,同时也是首次采用长征五号B火箭执行卫星互联网任务。
图片加载失败
中国版“星链”计划概述 中国版“星链”计划,即“千帆星座”计划,是由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海垣信”)负责建设运营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。该计划旨在构建一个庞大的卫星互联网系统,提供全球覆盖的宽带通信、互联网接入等服务。根据规划,整个“千帆星座”计划将发射超过1.3万颗卫星,其中首批发射的卫星数量就达到了1.3万颗。这一计划不仅对标马斯克的“星链”项目,还在规模和数量上进行了超越,显示出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雄心壮志。 “千帆星座”的发射进展 “千帆星座”计划的发射进展迅速。早在今年8月5日,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,以“一箭18星”的方式成功升空入轨,完成了G60计划的低轨通信卫星首次布局。这些卫星是垣信卫星帆星座第一代卫星(GEN1卫星)中的第一批次,由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。目前,该生产线已具备年产300颗以上卫星的能力,未来将可支持“一箭36星”发射,满足更大规模星座快速组网密集发射的需求。 随后,在北京时间2024年8月6日14时42分,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再次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,成功将“千帆星座”第二批卫星发射升空。这批卫星同样顺利进入预定轨道,标志着“千帆星座”计划的持续推进。据悉,目前“千帆星座”在轨组网卫星数量已达到54颗,且计划在今年内完成至少108颗卫星的发射。
图片加载失败
中国版“星链”的技术与优势 中国版“星链”计划在技术上具备显著优势。首先,该计划采用了全频段、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,能够提供更广泛、更稳定的通信服务。其次,“千帆星座”的单颗卫星在轨寿命可达7年,并能够在轨自主健康管理、故障处置,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此外,通过采用先进的电推进系统和工业级器件替代部分宇航级器件,“千帆星座”在降低成本的同时,也确保了性能的达标。 与马斯克的“星链”项目相比,中国版“星链”计划在规模和数量上进行了超越,同时在技术上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。例如,“千帆星座”的单颗卫星重量更轻、研制周期更短、成本更低,这使得该计划能够更快地推进并实现全球覆盖。
图片加载失败
中国卫星互联网的未来展望 中国版“星链”计划的成功发射,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重大突破,也为中国未来的卫星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根据规划,到2035年,“千帆星座”将完成总量半数的1.3万颗卫星的发射,实现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。届时,无论身处深山荒漠、远洋高空,只要有一部手机,就能随时上网,享受高速、低延迟的互联网服务。 此外,中国还在积极推进其他卫星互联网项目。例如,“鸿鹄-3星座”计划发射近三万颗卫星,为全球用户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。同时,中国还在大力发展可重复使用资源技术,以降低发射成本。九月,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笔直起落返回航天器的飞行试验,这标志着中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。 结语 中国版“星链”计划的成功发射,不仅是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,也是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。随着该计划的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,中国将在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,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互联网服务。未来,我们有理由相信,中国的卫星互联网将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新潮流,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