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上海长宁
新华别墅,俗称“外国弄堂”,指的是新华路211弄、329弄。这两条弄堂呈“U”字形、马蹄状,首尾相连,有29幢花园洋房,几乎都由匈牙利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,是曾经的哥伦比亚住宅圈的精华部分。近年来,通过一系列更新改造,“外国弄堂”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本期“百年新华”,让我们跟随一位居住在“外国弄堂”70余年的老居民,回溯这里的光阴流转……
“那时候,弄堂是我们的足球场,蛋糕房像迷宫。”
初冬时节,站在新华路番禺路路口的上海影城前,向西眺望,焦黄的法国梧桐叶,给整条马路都罩上了一层浪漫的光晕,梧桐树下便是优雅而宁静的“外国弄堂”,走近些,便可以看到其上的门牌号——211弄、329弄。家住新华路329弄40号的步华,最喜欢在这个时节的午后,沿着落叶不扫的人行道一路漫步,再回家午休一会。
今年73岁的步华,与“外国弄堂”“结缘”,也已有73个年头。在淮海路出生后不久,步华全家便搬至新华路329弄40号。“记忆中,这幢洋房以前住的是一家英国人,后来分给海关工作人员居住。当时家里有两间房,我父母住楼下东南一间,外婆和我、弟弟、妹妹住隔壁那间。”说起童年时的经历,步华仍历历在目。
跟随着步阿姨,记者来到位于弄堂里侧的329弄40号。这幢洋房的主入口朝向东北,南侧是圆拱结合敞廊的形态,屋面为四坡顶,副楼小巧精致,现入驻了一家建筑事务所。房子顶部的烟囱伸出屋面,使得立面错落有致。门前还有几棵棕榈树,走进院内,还有已经挂果的柚子树,颇有南国风情。
“当时我们常常在院子里捉迷藏,女孩子们还会玩过家家。当然,我们的游戏场地并不满足于洋房后院,大家会把弄堂当作足球场,在里面踢足球,一起踢球的伙伴里,有一位姓周的女生同我比较要好,她就住在‘蛋糕房’,我常常去她家玩。”步阿姨所说的“蛋糕房”,就是329弄中的36号,这里原为西班牙驻沪公使居住,占地面积905平方米,建筑面积543平方米,是沪上罕见的二层砖木结构圆形建筑,由内外两层承重砖柱组成圆形排架,因而被称作“蛋糕房”,1999年被列为“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”。
步阿姨回忆,“蛋糕房”里,圆形平面的内圈为客厅,铺白色大理石地面,中心有一喷水池,相对应的顶棚处有一玻璃吊灯;外圈空间则分割为起居室、餐厅、书房及辅助用房。“当时房子一楼有可以打乒乓球的桌案,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在那里打球,快到吃晚饭时,我着急回去,圆形的‘蛋糕房’里有很多扇玻璃门,我找不到出口,就像在迷宫里一样,很有趣。”
除去弄堂里的房子,让步华印象深刻的,还有弄堂口不远处,沿街的新华路231号。这里曾由荣漱仁家人居住,也是步华和许多“外国弄堂”邻里孩子们的童年“私塾”。“我在这里上了四年课,后来才去了新华路小学。当时教课的老师还会给我们上乐理课,带我们认识简谱……”行至新华路231号,步阿姨指着曾经的教室旧址,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