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结婚是人生中第二次投胎的关键时刻。选对了人,往后的日子一片坦途;选错了人,人生是计较不完的鸡毛蒜皮。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,结婚不仅是两个年轻人的事,更是两个家庭的事。
订亲之前,尽责的父母都会先去打听打听对方的家庭情况。如果对方家庭不和睦,存在一些问题,就会慎重地考虑这门亲事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父母们的顾虑也并非没有理由。一个人在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,会形成“原生情结”,长大后会不受控制地出现在夫妻相处中。比如,一个父亲非常强势的家庭,培养出来的儿子也大概率会要求妻子所有事情都绕着自己转。因此,做家长的请务必告诉孩子,结婚时尽量找这三种家庭,会少走很多弯路,大概率幸福一辈子。
门当户对的家庭自古以来,我国就有门当户对的说法。许多人年轻时,可能对这种老古董说法嗤之以鼻。等到了一定年龄之后,才会发现老祖宗留下的择偶方法,自有他的智慧。
在思想更开放包容的现代,人们更倾向于认为门当户对指的是精神上的。然而,如果能够在精神上门当户对更好,但物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。一个年收入100万的家庭,和一个年收入几万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,精神世界必然是不同的。在心理学中,有个概念叫同类匹配理论,指的是人们总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生长环境、教育、阶级更相近的配偶。从资源交换理论来看,当个体被异性吸引时,大概率是因为对方能够为自己提供某种资源。比如金钱、外貌、情绪价值等等。
在电视剧《流金岁月》中,家庭富有的蒋南孙不顾父母的劝阻,执意要和家庭一般的章安仁在一起。父亲劝道,你把他当真命天子,他把你当在上海立足的跳板。果不其然,结婚之后,章安仁处处打压蒋南孙,生活过得一地鸡毛。因此,在结婚时,我们要告诉孩子既不要高攀,也不要低嫁,这大概率都会不幸福。
三观一致的家庭现在年轻人在找伴侣时,都有一个要求,那就是三观要一致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三观指的是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。简而言之,就是个体对一切事物的认知和看法。我们要告诉孩子,不仅要看对方三观是否一致,更要看背后的家庭的三观。
毕竟,在我国的环境下,结婚后总会要和对方的家庭打交道。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后,极有可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。这时候,如果三观不一致,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精彩热闹。需要注意的是,三观一致并不意味着能够事事观念相同,而是能够互相尊重对方的观点。有位夫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,演绎出什么是真正的“三观不合”。三观不合不是你爱吃香菜,我不爱吃。也不是你喜欢到处旅游,我就喜欢在家躺着。
真正的三观不合是,我说我喜欢大海,你说海里淹死过人。我说我喜欢穿衣打扮,你说打扮得花枝招展给谁看。我说我喜欢努力拼搏搞事业,你说是嫌贫爱富嫌我穷。也就是说,三观不合并非是小事上存在分歧,而是不停地反驳、贬低对方。因此,父母要告诉孩子,尽量少找那些三观不合的家庭。
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除此之外,在结婚时,尽量去选那些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。因为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,早已习得了如何经营一段良好亲密关系的能力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父母的相处方式,影响着孩子对亲密关系的理解。父母之间的感情是否和睦,会投射到孩子未来的亲密关系中。如果父母关系和睦,那么孩子对婚恋的期待就更高,同时也懂得怎么样去经营一段好的婚姻。
相反,如果父母关系不好,孩子不仅会排斥爱情,还会更容易陷入病态的亲密关系中。因此,去选择一个本身父母关系就和睦的家庭,孩子婚后生活幸福的概率也会更高。总而言之,结婚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。身为父母,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,结婚要找门当户对、三观一致、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。